這每一個深深足印,是一座中國琉璃的里程碑
也應是中國人在世界當代玻璃藝術留下的重要的一筆
在世界藝術舞臺上,琉璃工房撐起了復興中國琉璃藝術的大旗
1987年,建立了以現代玻璃藝術為主的工作室。
以“琉璃”定義,堅持民族文化的風格。
以脫蠟鑄造法作為主要的制作基礎,是第一個華人琉璃脫蠟鑄造工作室。
在沒有技法經驗的情況,自己摸索建立了完整的制作流程,接續斷裂的工藝傳承,獨自撐起了復興了中國琉璃藝術的大旗。
將個人的現代藝術創作和工作室的產業發展合二為一。
琉璃工房開放琉璃脫蠟技法,不把技法當祖傳秘方,為華人地區超過百家以上的琉璃工作室奠定了產業基礎。
設定工作室作品的限量觀念。
琉璃工房創立了作品說明文的形式
讓每一個創作,有了情感和再傳播的可能
以江寧織造局的蘇繡牡丹為品牌的第一視覺印象,
凸顯文化中國的質感。
引進國際作品、藝術家展覽,提升社會整體認知。
建立“工藝倫理”觀念,永遠親自動手作。
參與社會教育,在全球各地舉辦“琉璃小工房”,
托起中國琉璃藝術的未來。
在團隊內部重視倫理和民族文化,要求伙伴們彼此問候,練習太極拳。
定期要求閱讀非管理性質的文學作品,充實內心。
入職手冊,要求閱讀黃仁宇先生的重要歷史著作。
“誠意”是團體的核心價值,
“永遠不斷地創作有益人心的作品”是企業愿景。
將設計的學習,延展至生活中
以東方“夜宴”風格,仿如中國盛唐時代輝煌之美重現的“透明思考”餐廳。將琉璃,從“藝術”,進入食衣住行育樂的全方位設計,展現中國文化在現代生活的美學思考;創作了享譽國際的琉璃吧臺。
復合式餐飲體驗,創建民族文化風格的現代音樂舞臺,成立TMSK新民樂樂團。涵蓋編曲,作曲,表演,出版。
推廣新民樂創作,舉辦“TMSK劉天華獎中國民樂室內樂作品比賽”。
結合臺北松山煙廠的悠久歷史,以及三十多年來,對藝術,工藝,設計,電影,媒體,時尚與餐飲的獨特美學經驗,創立“琉璃工房博物館.松菸 LIULI MUSEUM.Song Yan”,推動臺灣玻璃藝術與國際接軌。
將企業愿景,融入網絡傳播,推廣有益人心的理念。
將琉璃融入生活,創立LIULI LIVING,設計擷取新中式元素,兼具時尚與生活樂趣,賦予其全新的東方生活風格。
強調女性的主張與觀念,創立佩飾品牌:LIULI PLUX,鼓勵所有的女性,勇敢、堅強地向前。
在格局與技法的突破中,依附著永遠不斷創作的靈魂。
應邀至全球各地展覽,將蘊含東方哲學文化的作品帶入國際視野,讓二千多年的中國琉璃,重新站上世界玻璃藝術的舞臺。
在中外數個文化藝術核心領域,與多位頂尖的國際藝術家合作聯展,推動現代玻璃藝術的進程,向全世界講述文化自信。
“古風六品”系列獲選入奧斯卡及艾美獎禮籃, 是第一個進入奧斯卡殿堂的華人工藝作品。
讓中國琉璃成為外交舞臺上頗具意義的傳遞者。
全球最具規模的國際海洋保育組織Oceana“2014海洋保護”獎座,由琉璃工房設計制作,并由好萊塢影星萊奧納多.迪卡普里奧(Leonardo DiCaprio)拿下獎項。
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,2005年, 琉璃工房榮獲DFAA亞洲設計大獎(Total Solution), 躍升為最具影響力的品牌,并成為設計時尚指標。
琉璃工房旗下生活美學品牌LIULI LIVING跨界推出手工東方合香“逍遙游”,以獨一無二的琉璃材質,融匯東西方美學,榮獲德國 iF大獎和紅點設計獎。
琉璃工房榮獲百大品牌,屢獲文創精品獎、臺灣精品獎等。
關于楊惠姍的今生大愿:1996年開始,藝術家楊惠姍潛心執著,不間斷、不計代價地以各種材質,親手雕塑,重現敦煌莫高窟第三窟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,她的目的不僅是雕塑一尊佛像,而是薪火相傳一種悲智修持。 最高的一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,高達六公尺,現供奉于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普陀珞珈山觀音殿,全身遍飾琉璃瓔珞,敬禮信眾迄今超過一千萬人以上。楊惠姍被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女士稱贊為“敦煌莫高窟四九三窟”,被星云大師譽為“世界第一的佛像造像藝術家”。
楊惠姍設計創作的第一座戶外琉璃雕塑噴泉“Pavilion琉璃噴泉”,獲馬來西亞最高琉璃噴泉記錄,成為吉隆坡的城市地標。
榮耀!在最美天際線上 —— 致敬青島, 一朵驚艷的琉璃花
張毅導演并入圍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獎提名《狗狗傷心志》,驚艷國際動畫影展
藝術家作品獲全球超過二十三個重量級的博物館永久收藏。
在全世界中國文化至高殿堂——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展覽,是故宮博物院設立以來第一位現代藝術家的展覽。
琉璃工房在美國西海岸最重要的商業地標及藝術中心舉辦展覽,是該地50年來第一次展出來自亞洲的藝術品。
Tea: A Mirror Of Soul, 譚盾的歌劇。
楊惠姍、張毅受邀為2008北京奧運會設計的臺灣祥云小屋,是歷史上首次以琉璃結合復合媒材裝飾地面的作品。
藝術家從琉璃雕塑,延伸到整個空間創作,開發“琉璃復合媒材鑲嵌”,將裝置藝術推向更寬廣的高度。
與超過三十個國際品牌和企業跨界合作,參與多個國際性頒獎盛典。
秉持“永遠不斷地創作有益人心的作品”的企業愿景,熱心公益,多次捐款賑災與扶持教育,以實際行動向社會推廣有益人心的理念。
琉璃工房傳承復興的“琉璃脫蠟鑄造技藝”,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代表之一,參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。
琉璃工房儼然已成為華人世界最重要的品牌之一,堅持使用拼音LIULIGONGFANG與國際品牌比肩而立。
堅持“設計”,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整體設計,
是從“物”到“心”的全面設計。
琉璃工房花費15年的時間,精心打造了一只屬于中國的酒杯,成為民族文化的代言人。
在琉璃工房的持續推動下,重新定義“琉璃”二字,已成為東方語境下普遍認可的將“玻璃”用于藝術創作的專有名詞;更成為國際藝術界,重要的現代藝術創作媒材。
楊惠姍的作品在英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(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, V&A)收藏記錄上,是繼清代后中斷百年,再度被收藏的中國藝術品。
琉璃工房舉辦了中國第一屆現代國際玻璃大展。
挑戰大自然的顏色。150年琉璃藝術史最動人的突破!
琉璃工房以“實驗考古”方法,復制了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的琉璃耳杯,宣示中國琉璃的新生與核心價值。